在到訪馬來西亞之前,我對馬來西亞的語言是一無所知的,接觸只有在辦公室中聽過同事間的馬拉語對話、和認識一兩個學識了廣東話的馬來西亞人。
到達古晉後,我們率先會面了一班我們將會一同舉辦活動的當地學生。本來我連他們會是什麼種族的人也不能預計,但當看到他們進到房間,就鬆了一口氣:幸好都同是華人,能同聲同氣不需要翻譯。在和他們簡單的交談後,我首先對這裡三文三語的運用而感到十分驚訝。一般的孩子都能操馬拉語、華語(普通話)和英語,而不少華僑更會用客家話溝通;一個詞語可能會是由華語、廣東話和馬拉語結合而成;馬拉語則由英文字母(亦即羅馬拼音)組成⋯⋯走到街頭,仔細一看亦會發現店舖的招牌多是中文和馬拉文,但偶爾會有阿拉伯文;不同的書寫文件--日常至餐單--都會混雜著簡體和繁體字,這一切的生活元素都令我十分好奇當地人是如何學習和適應如此複雜又多樣的口述和書寫的語言。
經過從片面的搜查後,我才了解到馬來西亞的三個大族群,分別是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從最早期自印度文明傳來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期間伊斯蘭教於中東和東南亞的興起,以至一戰二戰的植民歷史所引致的移民潮,都有份構成了今天在馬來西亞的語言大匯集。而更令我驚訝的是,原來馬拉語本來是個沒有書寫方法的語言,是直到後來英國殖民政府為馬拉語以羅馬拼音體系首次加入書寫方法。馬來文和印尼文原是同文同種,但因為馬來西亞是被英國統治,而印尼則是被荷蘭統治,所以印尼文是用荷蘭文拼音,但口語根本上是極度相似。這個發現終於令我明白到為何我們領隊的叔叔能精通這兩種語言,又有如此眾多的馬來西亞人會來往馬來西亞和印尼工作而沒甚麼障礙。
至於華人和華語,馬來西亞其實是繼新加坡以外華人比例最高的國家,而在古晉情況則更明顯。我們在當地接觸的大多是華人,中文的招牌更是到處皆是。雖然如此,但原來華語並不屬於官方語言。華語於本地的通用主要是沿於華人人口和經濟地位:本地華僑多是從商,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位於相對較好的經濟地位,因此經過多年的爭取和近年領導人相對開放的政策,現時的華人都能有自己的華語學校和機構,日常的華語運用亦不會被打壓。
憑著以上的情形,我是十分讚嘆於多種語言能同時存在、沒有因當地政策或經濟因素而抹殺了任何一種文化或語言,馬來西亞仿佛推翻了所有我對語言政策的負面印象。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理想始終不會完美。問題始終是存在的。
在和當地學生進行活動期間,我暗地裡發現雖然有些孩子能說流利的華語,但卻讀不了中文字。所以當他們讀到我們派發的資料時,他們完全是魂遊象外,跟不上圈子的討論和分享。看著他們在朋友的圈子中讀不了資料的尷尬表情,我突然活生生地感受到那種無奈和羞愧的心情。縱然他們能操多種語言,但人始終只有一種母語,一種最自然的語言;當身處於使用非母語的環境,再流利也會有種突兀的感覺,更何況當身邊的人——甚至比自己年輕十歲的孩子——都能讀出篇章,自己卻像文盲般看著一堆既熟悉又陌生的外星文字時,那份感覺一定不會輕省,而我最憂心的就是這種一瞬間、但深刻的羞恥感。明明身於自己長大的國家,但卻不能明白身邊的文字,這會是一種怎樣的成長經歷?另一方面,我亦想像到當地教會或機構的難處,當他們服侍的群體都用著不同語言,有人能讀不能講、有人能講不能讀、有人說這種有人說那種,他們出版的每一份刊物、報告,甚至Powerpoint都要考慮不同的群體時,這會是多大的負擔。而我們很清楚翻譯是一份奢侈、一份資源,相信不是任何機構都能考慮,結果就是無奈放棄一部分的人。
當我想要追尋這種不統一的原因時,我就終於得知教育與語言緊密連繫的真實例子。當地的一位老師告訴我們,原來過往多年馬來西亞的語言教育政策是不停地更改,而改變總是取決於政黨領袖的取向。當地的學生可以初中時全用英語學習,到高中時已改為馬拉語教學。十年前的大學用繁體中文,今天的年青人卻都學了簡體,從此你就能想像到當地不同年代的人之間的語言洪溝,亦苦了學生不停地適應新的語言去應付學習。此外,縱然現時的政府容許華語和英語的使用,但政府大學今天卻是大多以馬拉語教學,使用英語的私立大學則受取高昂費用。這就代表語言始終有權力分隔開馬拉人和其他民族的發展機會,華人的孩子要進到政府大學都會處於不利的競爭。而當政府大學只用馬拉語教學,亦即是請來的教授都會是本地而非國際化,畢業後的升學和與外國的涵接亦會出現極大的問題。想到這裡,悲哀地也會慶幸普通話始終代表13億人,還可以有點霸道地逼外國人學習自己的語言去遷就自己,如果是個不大的民族,又於高級教育上堅持自己的語言,發展空間之小是可想而知。
從前自己見識淺薄,以為香港人能做到兩文三語已是頗多元化。但繼被非洲的2000種語言打擊後,今天才知道原來近鄰的馬來西亞也是個語言遠遠更多元化的地方,而本地孩子正經歷著每天與語言共生、搏鬥的生活,只能說世界太大,自己實在太渺小了。
參考資料 :
- https://johnsfeng.com/2014/09/18/malaysia3/
- 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guoxi/guoxi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