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引述並不是來自他世界著名的《1984》,而是出自他較早的一本著作《緬甸歲月》。
本名為艾瑞克布萊爾(Eric Blair)的歐威爾出生於印度,他一歲多就回到英國,畢業於著名的伊頓公學後,竟選擇到當時仍是英國殖民地的緬甸擔任大英帝國的警察。當了五年警察後,他突然離職,從此遁入歐洲社會底層,並往後成就影響世界的反烏托邦著作《動物農莊》與《1984》等作品。當時人們不禁驚訝好奇,一個英國作家為何可以如此準確寫出極權統治下的現實甚至未來的境況?有人分析他的觀察是來自他在緬甸做作為壓迫者的警察,他看到了第一手的權力與壓迫,並開始凝視底層人民和受壓迫者,學著述說他們的故事。他在另一篇文章曾寫道:「碼頭上的犯人、死刑室等待行刑的男子、我欺凌過的下層民眾以及老農、還有我在盛怒之下用木棍打過的僕役,他們的臉孔不斷在我腦中縈繞著。」
在殖民地緬甸生活了五年,這段日子不僅成為他創作《緬甸歲月》的素材,還幫助塑造了他的文學視野。他刻畫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墮落與反思、種族歧視和身分認同。《緬甸歲月》成就了歐威爾,歐威爾亦為緬甸留下了無可抹滅的歷史紀錄,鮮活擘畫了人們不該遺忘的時代。1920年代離開緬甸的歐威爾,一定沒有想到他的政治寓言小說竟然成為20世紀後半緬甸政治的最佳描寫。
緬甸有則笑話是說歐威爾不只為緬甸寫了一部小說,而是三部:《緬甸歲月》、《動物農莊》與《1984》。其中《動物農莊》的緬甸文版被改編成當地場景,並被賦予新書名:《四條腿的革命》。曾有緬甸人說,他們沒有必要讀《1984》,因為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