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佛教歷史悠久,自1891年已有84%到90%的人口信仰佛教。她以上座部佛教為主流,並且是佛教徒佔本國人口比例第三高的國家(第一是柬埔寨,第二是泰國)。
上座部佛教是其中最嚴格地遵循佛教傳統的古老流派。 上座部佛教徒的最終目標是從痛苦、輪迴的輪迴中解脫出來,並獲得涅槃(進入不生不滅狀態)。為了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功,並在隨後的轉世中走向開悟,他們必須積極地積蓄業力或功德。因此在緬甸,人們通過供養佛教僧團或僧伽來積累功德是十分常見。僧侶們在早上游行於社區收集居民的施捨,人們亦十分習慣性地向寺廟和寺院捐款。
和其他敬重佛教的東南亞國家一樣,緬甸兒童在6、7歲時會被送到寺裡出家,進行免費的啟蒙教育。他們在寺院學習緬甸的文化知識和佛教知識。尤其是不能負擔學費的窮人家,家長都會優先選擇把孩子送到僧院上學。他們在數年後可以選擇還俗,也可以選擇留下成為正式僧侶。因此,緬甸僧院除了作為宗教場所和僧侶的修學院,同時也是當地兒童的啟蒙學校、以及平民的聚會場所。這個傳統影響了周邊的上座部佛教地區,如中國雲南西部的奘房、緬寺,就是繼承自緬甸的僧院傳統。
明顯佛教對緬甸的影響不止於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但更深刻影響政治和決策。緬甸被英國統治百多年,當時英國罷免信奉佛教的緬甸國王。經歷長期抗爭,緬甸終在1948年成功爭取獨立。後來獨立十多年後,軍方成功奪權,並強力鼓吹「真正的緬甸人必須為佛教徒」,以此利用佛教鞏固勢力,並自此迫害信奉基督教的欽族人與及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當地僧伽能夠賦予國家權力合法性,有時也能夠反對國家政權。其中僧侶會以拒絕捐贈來否認某些人的功績,這賦予了他們強大的象徵性否決權,他們利用這一否決權來表達對緬甸政府的不滿。
緬甸作為佛教古國,境內有非常多的佛教建築古跡,隨處可見佛寺、佛塔,且通常規模宏大。光是蒲甘地區,因蒲甘王朝對佛教的推崇至極,建設的佛寺佛塔數量極多,被譽為「萬塔之城」,甚至當地有句俗話:「車軸吱吱叫不停,蒲甘佛塔多如林」。據1973年的考古統計,蒲甘的寺塔古建築多達2217座。蒲甘古城也因此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並稱為亞洲三大佛教遺蹟。
Photo credit by Nathan Cim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