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暴發國中的「文化綠洲」:從阿曼女生認識阿曼式簡樸美學

面向阿拉伯海的地置讓阿曼在中東國家中別樹一幟,長長的沿海線使其成為歷史悠久的航海帝國和全球互動中心,促進了與美索不達米亞、波斯、東亞以及非洲部分地區等文明的交流。區域貿易以及對不同信仰、文化、傳統和語言的接觸,建構了一種阿曼獨有對人際關係深懷敬意的文化。這種相互尊重與包容的理念, 成為當今阿曼社會的基石,而謙遜、善良與慷慨則深植於阿曼人的血脈。

有說法則指出,阿曼與其他石油國家的最大不同,在於它在發現石油之前,便已因航海與貿易的發展而相當富裕且具國際影響力。正因如此,阿曼並未經歷石油帶來的突然經濟暴發,也未曾淪為殖民地。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阿曼得以堅守自己的文化根基,按自己的步伐發展。

「在我眼中,我們從來沒有打算用從石油得到的財富興建世界最高的大廈或最豪華的旅遊景點。相反,我們的統治者十分重視傳統的阿拉伯文化,其中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們的傳統泥房屋,這些房屋擁有悠久歷史,到今天仍然隨處可見,建立了我們城市獨特的簡樸氣氛。」國內的建築都需要跟隨指定的設計風格,如果你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建築師,也許你會很失望。」來自阿曼蘇丹國的Aisha笑道。

但正因是如此的要求,阿曼的建築展現出阿曼獨有的簡約主義。與其是將大自然融入建築,阿曼的建築是將人工物配合大自然的環境,其中獲獎的Oman Across Ages Museum的設計靈感就是來自於哈吉爾山脈及其峽谷的幾何輪廓,並且活用自然氣候,在東側採用低矮的立面設計,以便在早晨陽光直射時避免室內陽光直射。西側的窗戶則設置在傾斜的牆壁上,有效防止陽光直射並減少所需的照明,節省因為燈光或空調所使用的能源。

這份樸素亦不代表阿曼沒有多樣的文化表達或豐厚的資本,其中一個Aisha介紹的建築 ——馬斯喀特皇家歌劇院(Muscat Royal Opera House),就是一個絕佳例子。這座歌劇院於2011年正式開幕,是阿拉伯海灣地區首座實體歌劇院建築。從遠處望去,以粉白色石灰岩建造的馬斯喀特皇家歌劇院如同一座雄偉的阿曼堡壘,安靜地矗立在沙漠邊緣。一踏入歌劇院內部,彷彿穿越進王室的宮殿,紅與金的配色營造出皇室氣派。地面鋪上義大利大理石,穹頂垂掛著奧地利水晶吊燈,光芒灑在一筆一畫手繪的昂貴木雕裝飾上,散發著一種莊嚴卻溫潤的氣息。歌劇院每個角落都經過精心設計,其細節和所使用的預算,絕不少於其他海灣國家那些宛如科幻電影中的超現實建築。

雖然阿曼的文化氣氛和風格與鄰近的海灣國家不大相同,但Aisha也強調他們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密,猶如手足。「也許外來的人會以一個個國家的角度看待我們,但我們卻是看彼此如同家人,很多時海灣國家人民之間也有眾多交流和歷史淵源,我也有親戚住在阿聯酋,不時會互相探望。」但Aisha也指出,以往的海灣國家確實沒有太大的分別,但近年也許因為彼此之間的經濟競爭,各國之間的分岐也開始變得較明顯。

其中一個有趣的事例是當外國人以片概全地認為海灣國家一律嚴厲執行伊斯蘭法,但Aisha分享到其實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程度和角度的實踐:「阿聯酋和阿曼都被視為對非信徒較為包容的國家,例如在阿聯酋,日常生活中外國人可以穿自己文化的衣服,不一定要跟從伊斯蘭的要求,但國民一般被期望要嚴謹遵守信仰;在阿曼,我們對國民和外國人的信仰均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在重要場所,包括大學,所有人不論信仰也需要穿著長袖長褲或莊重服飾。」

就在今年四月,阿曼當局發布了新的罰款措施,敦促遊客和訪客穿著端莊,尤其是在遊覽村莊、自然保護區和文化遺址時必須尊重當地習俗。一位居住在阿曼北部的村民接受訪問時表示:「作為阿曼人,我們在出國旅行時,會尊重所到之處的法律和習俗。我們希望到訪我們村莊的遊客也能這樣做。」

在Aisha眼中,她對家鄉唯一期望是能夠以更積極進取的態度與世界分享他們的美景和文化優點,讓更多人願意到訪阿曼:

「阿曼不單人民十分多元化,就是我們的大自然風景也是如此 —- 我們擁有中東典型的沙漠,同時擁有半島中最高的山峰、美麗的沙灘、媲美馬爾代夫的海洋、宏偉的清真寺,夏天時更可以找到沙漠駱駝走在清幽綠洲的奇景。我很希望能夠讓世界知道阿曼的美,我們的人民也很期待接待願意來認識我們的訪客。」


June 2025
M T W T F S S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