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只有寥寥數次的見面,來自阿曼蘇丹國的Aisha為我們帶來了她親手製作的家鄉蛋糕與香草茶,還準備了遠自阿曼而來的乳香(Luban)作為禮物。比起以千言萬語誇獎自己的國家,Aisha Al Hashmi 用自己的行動印證了我們從書本或媒體中了解到的阿曼特質 —低調、友善且隨和。
「我認識的阿曼人都十分重視和諧,不願意造成衝突,因此阿曼人溝通往往不太會表達太強烈的意見,甚至不喜歡受到注目。我們喜愛為別人貢獻但不被發現,簡單而言就是很Chill。」
Aisha笑說。
Aisha的先祖曾經定居近郊地區,但在她有記憶以來,她的家族都是在首都馬斯喀特(Muscat)生活。身為都市女孩,她最直接地感受到阿曼開放包容的風氣,以及隨處可見的多元文化。「從小時候起,我總能看見自己或朋友的家中各親友信奉各自的宗派。在我們的清真寺,不同教派的伊斯蘭信徒也會自然地在一個地方祈禱。我一直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直到我到訪其他國家才發現只有我們是這樣做。」
阿曼的語言環境同樣彰顯其多元化。除了阿拉伯語外,庫姆扎里語、沙赫里語、馬赫里語和俾路支語等其他語言也廣泛被使用。甚至在阿拉伯語中,當地人們也能找到體現獨特的語音特徵和地理差異的多種方言,展現了該國文化遺產的深厚底蘊。「阿曼的語言之多,甚至當我們在外地遇見阿曼人,我們也會互相確認對方能說哪種語言。」Aisha分享道。
Aisha 現時在日本東京修讀碩士,研究氫能發展。「來到這裡後,我發現日本和阿曼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我們都十分重視保留傳統,也對老人家有深厚的尊重。然而在日本,女生修讀機械工程或地質學似乎是一件少有的事,相反,我這一代的阿曼女性實際上比較活躍和有更多上進機會,例如我大學時讀的能源學科就有90名女同學,只有3至5名男同學。在我成長的世界,身為女性並沒有限制我的可能性。」
Aisha更分享到阿曼其實一直都是全球排列前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只是因為鄰國紛爭不斷所以較少人知道。在國內,女性也可以放心獨自旅行:「如果一名女性旅客在自駕遊中遇到死火的情況,人們都會停下來們幫助你。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佔便宜,而是因為他們都真誠將你視為姐妹,並且因為看到女性獨自旅行,自然地認為給予援手是十分正常的。」
談及助人為樂,位於中東這個經常充滿衝突的地區,阿曼是聰明的外交家,透過其中立立場,避免捲入任何可能激化爭端的聯盟之中。這份中立,不僅為它贏得了外交斡旋者的聲譽,也讓它能夠在多場衝突中扮演調停者的角色,成為這地區難得的一股安定力量。
阿曼的中立者取態也許與其宗教氣候有關。與周邊以什葉派和遜尼派為主的海灣國家不同,阿曼是全地域、甚至全球以艾巴德派(Ibadism)佔人口最多的國家,多個學說指出也許阿曼的人民的隨和及包容由此延伸。作為伊斯蘭教最古老的分支之一,伊巴德派強調正義與公平,主張遠離極端性主義的宗教詮釋。信徒傾向避免宗派對立,並鼓勵與其他伊斯蘭教派之間的合作與共存,從而營造和平、寧靜的社會氛圍。
因此,阿曼從未積極參與大規模軍事行動或干預,反而選擇沉著、理性和長遠的外交布局。他們多年來在幕後默默耕耘,為自己、也為他人爭取突破。美國與伊朗的核協議便是阿曼外交的一大里程碑;在葉門戰爭中,除了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聯軍、伊朗與卡達之外,阿曼儼然是一位被遺忘但極為關鍵的參與者。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阿曼代表團、或與胡塞組織會面的阿曼官員,他們都並非外界熟知、新聞常見的明星外交人物,這正說明了阿曼人應對紛亂局勢的風格——低調而務實,不靠聲量,只專注於真正能推動局勢改變的行動。
「作為阿曼人,我為這份低調而感到自在和自豪。雖然有時會覺得我們也許太自在,不為自己爭取,但正因如此,我們才能與所有人都和平共處,甚至成為衝突國家的調解者。我認為這是當代社會中非常珍貴的價值。」
Aisha如是說。
